湖南法治報訊(記者 伏志勇 通訊員 汪添吉 劉思思)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這個首創性、標志性的紀念日,體現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堅定決心。
走進社區 法治宣傳
8月15日,攸縣人民檢察院在社區、商場等人流密集區域開展了“全民參與共建綠色家園”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活動。活動現場,通過法律宣講、設置宣傳展板、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檢察官們向群眾介紹了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深遠意義,公益訴訟相關法律知識和檢察公益訴訟的工作實效。通過耐心解答群眾疑問,結合環境資源案件以案釋法,檢察官們用樸實的語言讓群眾了解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活動現場累計發放宣傳資料5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30余次,營造了“愛護生態環境,人人有責”的良好社會氛圍。
走進林區 聯動護綠
受連日高溫天氣影響,攸縣6個鄉鎮近8萬畝竹林出現竹蝗災害。竹蝗是楠竹的重要害蟲之一,危害竹林時可將竹葉吃盡,形成“火燒燙”場景,吃完竹葉還會危害到水稻、玉米等農作物。竹蝗取食量大、繁衍快、破壞力強、危害時間長等特點,不僅給竹農帶來損失,還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攸縣是湖南省重點林區縣,也是湖南省楠竹主要產區之一,此次竹蝗入侵,已對攸縣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災情發生后,攸縣人民檢察院聯合攸縣林長辦公室共同落實“林長+檢察長”工作機制,就竹蝗防治進行深入商討和建議部署,加強對竹蝗的監測預警和科學防控措施落實,有效遏制了竹蝗高發態勢。
8月16日,該院會同攸縣林長辦去往攸縣蓮塘坳鎮陽升觀村,聯合開展“林長+檢察長”巡防護林工作。通過現場查看竹蝗除治情況、詢問當地竹林負責人以及部分竹農,詳細記錄巡林中發現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指導意見,督促鎮、村兩級林長抓好整改落實,強化檢察監督與行政監管的協同配合、同向發力,形成“1+1>2”的疊加效應,切實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當”。
走進園區 整改回訪
自“益心為公”檢察云平臺啟用以來,攸縣人民檢察院積極有序推進相關工作,持續加強與轄區行政機關和志愿者的溝通交流。今年以來,該院以“益心為公”檢察云平臺案件線索為基礎,成功辦理了一批危險廢物、建筑垃圾不規范處置的公益訴訟案件。針對攸縣高新區化工園區路邊隨意傾倒、堆放過期獸藥等危險廢物污染附近土壤、水質環境問題,向相關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有關部門及時妥善處置傾倒和存放的危險廢物,有效防治損害擴大。
在首個全國生態日來臨之際,檢察官多次走進高新區工業園區,對整改情況進行回訪,并對周圍群眾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宣傳。經核查,園區內路邊堆放的危險廢物垃圾屬于原園區企業,該企業已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廠區無人管理。收到檢察建議后,攸縣高新區工業園管委會和環保部門高度重視,經協商,相關廢物已由園區管委會委托環保公司按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完成安全處置,恢復了土地原貌。同時,園區管委會對園區已破產或退出企業遺留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行了全面清查,建立健全企業退出管理機制,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近年來,攸縣人民檢察院積極能動履職,努力做到懲治犯罪與修復生態、糾正違法與源頭治理、維護公益與促進發展有機統一,以檢察公益訴訟辦案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共計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100余件,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彰顯了守護“綠水青山”的檢察擔當。
責編:劉惠明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